Hi:欢迎来到58硕博论文网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 >

探讨中国古代远游文学及其文学史意义

作者2019-03-25 09:42未知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始于先秦时代,并且在之后的文学发展中,一些文人雅士对于远游的文学创作从未间断过。远游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又一种文学类型,扩展了中国文学作品的范围,并且推动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通过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和中国文学的道德情感的传承,对于中国的文学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针对中国古代远游文学以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简要分析和研究。

  一、中国古代远游文学种类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中的纪游

  纪游文学就是对远游主人翁实际远行的一种记录文学。而远游文学最早始于先秦时期,其中最为壮观的是周穆王西征,在《穆天子传》中所要表述的便是周穆王绝流沙、征昆仑的记录文学。而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宋时期等,纪游文学有着充分的发展,并且纪游文学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的手法中和中国古代的楚辞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在后世的文学发展中,多数纪游作品延伸了《离骚》等一些愤世嫉俗的精神。

  ()远游文学中的神游文学

  就是作者通过神游的思想抒发自身的精神和人生志向的文学。而神游的发源人是屈原,以屈原的《离骚》作为神游文学的典范,这是屈原在《九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以屈原《离骚》的上下求索和登昆仑以及上到天庭和诉天生等,表达了作者对于楚国政治实际情形的死亡和悲愤所产生的神游。作者以这种神游的思想抒发出自身九死不悔之志的情感,因此《离骚》作为神游的代表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远游文学中的游仙文学

  其是作家借助创造的虚幻情境和神奇的仙境,来抒发情感和志向。游仙文学作为文学中的一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神仙的思想来源于先秦时期的萌芽,文人们对于神仙的世界和仙人游历的幻想,以《楚辞.远游》作为代表作品,被后世称之为游仙文学的始祖。并且游仙文学通过了两汉游仙诗赋的发展,在后世因为道教的确立和发展,游仙文学在魏晋时期以后才得到发展,也是因为如此,发展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文学。

  ()远游文学中的梦游文学

  梦游文学就是人在梦境中和神相遇的一种特别的文学,在我国古代,文人和鬼神的事情,都来源于梦境,而最为典型的便是《史记.赵世家》一文中赵简子梦游钧天的一个传说。文中讲述赵简子因为病重的原因,苏醒后说出了自己梦游天界的故事: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梦游文学的作品多数是通过梦游或者仙游来创作的,一则表现出作者对于梦境中世界的向往;二则表现出诗歌的艺术形象瑰丽多姿。

  二、中国古代远游文学以及文学史意义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阶段

  我国人民通常比较注重实际,所以在我国古代文学当中,现实主义是主要的温文学风格,如《诗经》,到汉乐府民歌,都是注重表现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和人生喜怒哀乐。但是楚辞作为浪漫主义的奠基作,通过加入古代的神话材料,创作出了飞龙和神女以及仙草等比较神奇的世界。而且,在这样精彩绝伦的世界中,主人公可以驾驭神龙遨游天际,周游世界。所以在后世的文人雅士虽并不是真正的道教信徒,可是因为道教的神仙境界非常美妙,让古代文人们的想象力更加开阔,并且也能够给作品添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超脱世俗的心境。所以,中国古代人把游仙用来抒发情感。

  ()远游文学结合了中国的文化气质和道德情感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结合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气质和道德情感。其中描写我国古代的自然风景和赞美我国壮美河山的纪游文学作品,让人读来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美感,并且也唤起了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国家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从古代文学诗人杜甫的《北征》到陆游的《山南行》等文章中,都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作品,都是呼吁人们爱国。而某些以山水为主题的文学,其目的是为了阐发深刻的人生道理,给人们深刻的启示。在《左传》一文中,对梦象事情的描述,其实际上是融合了我国古代崇礼尚德的道德理论,表现了文章作者对于古代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与发展的思考,结合古代文学天命的思想和道德伦理作为历史叙述,因此,中国古代远游文学是结合了中国文化气质和道德情感的。

  ()中国远游文学扩大了文学范围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的出现,扩大了文学范围。第一,从纪游文学的出现,让文学从表现社会人生的单一性逐渐延伸到山水和自然美。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不过这只是运用作为文章的铺垫或者借此比拟叙写。而在东汉时期以后,自然景物的描写在纪游文学中得到了艺术的体现,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第二,我国古代文学通常是以文载道作为基本精神的,但是随着游仙文学的出现,个体私欲情感得到了肯定。所以,远游体现在远游主人翁对生命的无限怅惘,对自由和快乐的渴望。

  ()远游文学增加了一种新的文学形态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只是一种文学的形态,而远游的本身具备了一个新的文学主题。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中国的现代,作家写这个字,就像写爱恨和别离一样,总有写不完的故事。而当今,人们对远游文学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简单的概括,可以从理论上把远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并且其包含了文人创作的主体之所至、所想、所感觉、所说的各类型的社会内容。其中所包含了艺术的美感,就是人和行、人和神仙之间的一种美。

  三、结语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作为古代文人的爱好,其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也丰富了文学作品类型,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远游文学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点,其融合了我国的文化气质和道德情感等,具有很大的文学意义。

 
58硕博论文网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探究
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象征,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地位时,应尤为重视古代文学的传播。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形式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为古代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本 毕业论文 指出...[全文]
[古代文学]忏悔意识在古代文学中的
忏悔意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发展是十分丰富的,而且无论是在道德标准层面还是在超越层面,它都发挥着很强的推动性作用。因为忏悔意识的历史非常久远,内容也非常丰富,所以忏悔意识也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来,我们以两种表现模式具体说明。具体内容见如下 毕业论文 : (一)忏悔意识在道德方面的重要体现 忏悔意识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就说明主体没能达到伦...[全文]
[古代文学]忏悔意识在我国古代文学
忏悔意识在我国文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常常出现在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当中,且忏悔的社会群体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这种忏悔意识具有促进文学发展的作用。根据笔者对古代文人性格的分析和研究,把他们的忏悔意识一共分为了三种类型:第一种:过度忧国的忏悔意识;第二种:荣辱感的忏悔意识;第三种:性格矛盾的忏悔意识。 拥有这几种性格特征的文人会通过不同...[全文]
[古代文学]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
中国作为一个具备五千年发展文化的国家,承载着不可计数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使世界各国所瞩目。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却有一部分人认为古代文化缺乏一定时效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没有必要去了解学习。事实上,古代文学不仅是对当下经济文化及自身情绪的一种反馈,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是文化信息继承发展的物质载体。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对...[全文]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
美学的表现形式多样,传统美学主要的传播方式为诗词歌赋,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人物情感和内涵。《诗经》这一文学作品的文学地位较高、美学观念丰富,其中女性外在美、内在美以及情感美中充分彰显了美学观念。《诗经》在女性美学的探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描写女性的诗篇在总诗篇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本 毕业论文 针对古代文学《诗经》中渗透的女性美学展开探究具...[全文]
[古代文学]从古代文学作品看传统体
摘要:谈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可知其中最为人熟识的传统文化有礼、乐、射、御、书、数等,而在中国传统体育中不仅仅只是存在射击这一种类别的体育活动,还存在蹴鞠、赛马、赛跑、拔河、围棋等多种活动。这些体育运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体育运动活动内容,也从侧面折射出了当时中国传统体育的精神状态和基本文化内涵,此篇 文学论文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