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 > 解析高校审计监督推进内
作者2019-03-25 08:52未知
随着高校的拆迁、扩建、扩招等经济行为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有制度,不执行”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已严重束缚高校的发展,管理风险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审计推动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1.促进二级学院经费收支规范化。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二级学院的预算是形同虚设,基本是不要求、不执行、不处罚。每年预算也只是应付式的采用基数预算法或者对某些项目干脆几年来一直照搬。对二级学院经费包干式管理,用多用少,用好用坏就这么多,财务部门也往往不再对其进行控制,形式审批而已。结果导致对二级学院没有监督,学院经费随意套取,谈不上效率,更不用说可持续发展。比如,笔者调查某高校对3个二级学院预算执行情况,问题一,学校对二级学院的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等项目预算四年来没有变化;问题二,学院用假发票假业务套取经费的现象严重,问题三,预算没有控制,各项目中随意开支,等等问题。另外,某二级学院招待费实际超出学校预算支出10倍,差旅费实际超出学校预算支出1.7倍,而超出的这些经费是挤占其它专项而来。总之,随意在各项目内穿插开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因此,随着高校财务内容的复杂性在财务预算编制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应将全校层面的预算和各二级学院的预算结合起来,实现“零基预算”,并能在中层干部经济责任问责制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对二级学院的创收管理方面,二级学院创收收入管理制度不健全。因为学校现在鼓励二级学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能自主创收,但制度不健全。1、截流现象严重。如在审计中发现二级学院的招生培训费,看似手续齐全,收费标准、招生人数都已经物价部门审批,学费也按审批人数如实缴入学校账户,但是我们在审核二级学院招生名单时却发现人数比审批的多得多。那部分多出学生的学费无疑就成了二级学院的小金库。2、创收收入使用存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笔者在统计3个二级学院的创收收入中,发现50%以上为招待费,其余基本为劳务费,给学校的资产补贴也是微乎其微,根本达不到资产补偿的程度。完善二级学院创收管理制度。规范创收管理,使创收收入合法、及时且完整入账。根据各学院的资源、创收能力及资源消耗等分别制定管理分配标准,另在分配管理办法中能明确创收收入的使用范围如:直接成本费用支出之余招待费支出不得高于多少,劳务费支出不得低于多少。既提高二级学院的创收积极性又能使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
2.督促落实奖惩制度。高校要让科研事业上新台阶,当务之急是抓好科研质量。笔者认为在控制科研经费合规合法的基础上,高校要完善科研奖励与问责制度。例如,现在学校一般是根据申请到的科研经费到账情况来给予奖励,建议高校能在课题结题由专家组对其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后,在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给予奖励,对于经费使用不合规不合法,研究成果评价较低的课题研究,一定要追求其责任。
3.推动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最近对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查资产利用效率时,我们会审查固定资产在平时使用中有无记录,使用时间,实验次数,以及非本课题组利用本设备的情况,是否推进资源共享,设备高效利用。总之,通过审计促步推进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达到开放共享效果。
4.对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盲目性的管理控制。近几年,各高校由于大学园区的规划,基本建设年年增加,但在改扩建中缺少相应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至造成重复建设、盲目改扩建现象屡屡可见。另外,高校的基建过程也要进行全面的控制,包括授权、决策、概预算、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五个环节,审计部门要有专门的项目小组跟踪审计,防止重要业务流程出现的舞弊和失误,保证基建工作顺利完成。
二、做好两个沟通,营造一个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
目前,审计部门为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的高效执行,在实际工作中人为限制已是主要因素之一。做好两个沟通,是改善审计环境的主要手段,但在和谐的审计环境中应保持独立性的问题。
1.与校领导沟通,让领导重视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难以进行这是大家公认的。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审计部门也迫切希望在工作中分管校领导能经常深入审计第一线,给予有力支持,主持重要审计项目和会议,具体协调一些难题。只有学校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才能为内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否则,审计工作就是难上加难了。然而,审计部门又如何才能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呢?首先,内审能在平时的工作中找出内部控制的缺陷。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自身要做到消息灵通,要了解高校的发展,熟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理解学校的管理方法,并能经常参与到事务管理当中,能做到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在了解中发现问题。其次,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后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效益或更少的风险。这个是关键,领导只有看到了效益,才能真正认同。还有,审计部门能够协助校领导解决一些棘手的难题,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2.与教职工沟通,让教职工认可审计工作。首先,审计信息要及时、详细的公示。尤其是对热点问题,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利益问题我们应实事求是的、毫无保留传达给教职工,有利于使广大教职工参与监督。要让学校教职工知道审计工作是帮助提高或者用更少的钱做更大的事,而不只是指缺点,逐步转变审计“找茬”的观念。还有我们平时做的财务收支审计,对校内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维修、竣工决算审计等等,每一项目都应该随进度公示,而且要让教职工看得懂。另外,审计部门的工作还需“晾成绩”。利用校网平台宣传审计成果,以让教职工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逐步提高教职工对审计部门公信力。
一、审计推动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1.促进二级学院经费收支规范化。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二级学院的预算是形同虚设,基本是不要求、不执行、不处罚。每年预算也只是应付式的采用基数预算法或者对某些项目干脆几年来一直照搬。对二级学院经费包干式管理,用多用少,用好用坏就这么多,财务部门也往往不再对其进行控制,形式审批而已。结果导致对二级学院没有监督,学院经费随意套取,谈不上效率,更不用说可持续发展。比如,笔者调查某高校对3个二级学院预算执行情况,问题一,学校对二级学院的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等项目预算四年来没有变化;问题二,学院用假发票假业务套取经费的现象严重,问题三,预算没有控制,各项目中随意开支,等等问题。另外,某二级学院招待费实际超出学校预算支出10倍,差旅费实际超出学校预算支出1.7倍,而超出的这些经费是挤占其它专项而来。总之,随意在各项目内穿插开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因此,随着高校财务内容的复杂性在财务预算编制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应将全校层面的预算和各二级学院的预算结合起来,实现“零基预算”,并能在中层干部经济责任问责制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对二级学院的创收管理方面,二级学院创收收入管理制度不健全。因为学校现在鼓励二级学院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能自主创收,但制度不健全。1、截流现象严重。如在审计中发现二级学院的招生培训费,看似手续齐全,收费标准、招生人数都已经物价部门审批,学费也按审批人数如实缴入学校账户,但是我们在审核二级学院招生名单时却发现人数比审批的多得多。那部分多出学生的学费无疑就成了二级学院的小金库。2、创收收入使用存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笔者在统计3个二级学院的创收收入中,发现50%以上为招待费,其余基本为劳务费,给学校的资产补贴也是微乎其微,根本达不到资产补偿的程度。完善二级学院创收管理制度。规范创收管理,使创收收入合法、及时且完整入账。根据各学院的资源、创收能力及资源消耗等分别制定管理分配标准,另在分配管理办法中能明确创收收入的使用范围如:直接成本费用支出之余招待费支出不得高于多少,劳务费支出不得低于多少。既提高二级学院的创收积极性又能使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
2.督促落实奖惩制度。高校要让科研事业上新台阶,当务之急是抓好科研质量。笔者认为在控制科研经费合规合法的基础上,高校要完善科研奖励与问责制度。例如,现在学校一般是根据申请到的科研经费到账情况来给予奖励,建议高校能在课题结题由专家组对其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后,在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给予奖励,对于经费使用不合规不合法,研究成果评价较低的课题研究,一定要追求其责任。
3.推动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最近对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查资产利用效率时,我们会审查固定资产在平时使用中有无记录,使用时间,实验次数,以及非本课题组利用本设备的情况,是否推进资源共享,设备高效利用。总之,通过审计促步推进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达到开放共享效果。
4.对高校基本建设投资盲目性的管理控制。近几年,各高校由于大学园区的规划,基本建设年年增加,但在改扩建中缺少相应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至造成重复建设、盲目改扩建现象屡屡可见。另外,高校的基建过程也要进行全面的控制,包括授权、决策、概预算、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五个环节,审计部门要有专门的项目小组跟踪审计,防止重要业务流程出现的舞弊和失误,保证基建工作顺利完成。
二、做好两个沟通,营造一个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
目前,审计部门为有效促进内部控制的高效执行,在实际工作中人为限制已是主要因素之一。做好两个沟通,是改善审计环境的主要手段,但在和谐的审计环境中应保持独立性的问题。
1.与校领导沟通,让领导重视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难以进行这是大家公认的。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审计部门也迫切希望在工作中分管校领导能经常深入审计第一线,给予有力支持,主持重要审计项目和会议,具体协调一些难题。只有学校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才能为内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否则,审计工作就是难上加难了。然而,审计部门又如何才能得到校领导的重视呢?首先,内审能在平时的工作中找出内部控制的缺陷。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自身要做到消息灵通,要了解高校的发展,熟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理解学校的管理方法,并能经常参与到事务管理当中,能做到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在了解中发现问题。其次,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后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效益或更少的风险。这个是关键,领导只有看到了效益,才能真正认同。还有,审计部门能够协助校领导解决一些棘手的难题,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2.与教职工沟通,让教职工认可审计工作。首先,审计信息要及时、详细的公示。尤其是对热点问题,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利益问题我们应实事求是的、毫无保留传达给教职工,有利于使广大教职工参与监督。要让学校教职工知道审计工作是帮助提高或者用更少的钱做更大的事,而不只是指缺点,逐步转变审计“找茬”的观念。还有我们平时做的财务收支审计,对校内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维修、竣工决算审计等等,每一项目都应该随进度公示,而且要让教职工看得懂。另外,审计部门的工作还需“晾成绩”。利用校网平台宣传审计成果,以让教职工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逐步提高教职工对审计部门公信力。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论文:浅议事业单
- 财务管理论文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许多企业花巨资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还相对滞后,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在现代化经济管理时代,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构建适合行政事业单位...[全文]
-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论文:内控视角下
- 财务管理论文 范文:众所周知,内部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一些层面上反映出不同高校财务水平的差异。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合理开展高校教学等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的财务管理能够对高校资金、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和管理。但是,在很多高等学校中,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能满足相应要求,在工作...[全文]
- [财务管理]基于信息化视角的高校财
- 财务管理论文 范文:随着信息化步伐的逐步加快,高校财务管理中已经普遍应用了信息技术,高校的筹资渠道不断拓宽,收费模式不断改进,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复杂化,财务管理风险也随之增加。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对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产生深刻的影响。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步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全文]
- [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战略计划制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知识经济的来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中国企业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制定存在的不足,提出在研究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如何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战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战略计划;模式 战略一般是指整体...[全文]
- [财务管理]关于加强高校校院两级财
-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一、现状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政府对高校投资的持续增加以及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高校及其二级学院事业急剧发展,学生的增加、资金等经济资源的增长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和挑战,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顶层设计的文件制度亦执行一段时间,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或者...[全文]
- [财务管理]浅析管理会计在中职学校
- 管理会计实行的目标在于追求单位价值利润,通过特殊的方式采集、归纳和处理单位各项财务资料信息,为单位管理层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越来越多的行业认识到管理会计实施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下的学校财务管理活动中,管理会计可以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结合中职学校具体情况,对财务管理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革,使管...[全文]